詩歌翻譯為什么這么難?
發布人:樂譯通中文PC 發布日期:2022-06-08 瀏覽次數:1706次 返回上一頁
文/李珍
詩歌翻譯難,這是譯界的“共識”。但究竟有多難?難在哪里?這些問題主要與譯者水平有關,也與原文語種有關。因此,對于一般譯者而言,不論中譯外,還是外譯中,都是非常難的事情。中國當代詩人、語文教育家周儀榮曾經指出:詩歌翻譯難,難就難在對原詩的理解和譯詩的處理以及如何做到形式和內容的辯證統一;這不僅需要有關的知識,而且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解決這一翻譯難題。他道出了譯詩艱難的主要原因所在,并給出了這一難題的基本解決方法。
詩歌是文學中最璀璨的明珠,詩歌翻譯是傳遞域外優秀文化的橋梁。詩人通過精妙地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是文學體裁中最凝練的一種。對詩歌的翻譯,文學界及翻譯界一直存在可譯和不可譯兩種聲音。例如,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珀西·雪萊曾經在《詩辨》中寫道:“譯詩是徒勞的。把一個詩人的創作從一種語言譯成另一種語言,猶如把一朵紫羅蘭投入坩堝,企圖由此探索它的色澤和香味的構造原理。”美國田園風光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一句評價更是被引為經典名言:“詩就是在翻譯中失去的東西。”其觀點站在原文的基礎上,認為詩歌只要經過不同語言的轉換,就必然會有所損失。
筆者以為詩歌與翻譯不是完全對立的關系,不存在矛盾和沖突。其實絕大多數詩歌是可譯的,所謂不可譯主要是關注到詩歌被翻譯過程中,韻律、節奏、音節修辝手法等語言本身固有的特點難以被傳遞,甚至被遺漏,但這并不妨礙譯詩對詩歌內容傳遞。隨著世界文化的不斷發展和融合, 中/外詩歌翻譯的形式、內容以及理論也在不斷的豐富發展,并為翻譯工作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在很大程度上,所謂的“詩歌不可譯”,其實是形容詩歌翻譯的不易。相比于其他文學形式,詩歌文字的凝煉、背后的意境,對于聲音、節奏的格外注重,以及詩行長短、排列的所謂“建筑美”,都為翻譯增加了巨大的難度。
在中/外詩歌翻譯理論方面,較有影響的要數中國翻譯家、外語教育家許淵沖的三論(即“三美論”、“三化論”和“三之論”)。他認為,“三美論 ”(意美、音美、形美)是譯詩的本體論。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說翻譯是美的創造,所以神似勝于形似,要在傳達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齊備。“三化論”(深化、等化、淺化)是譯詩的方法論。分別利用加詞、換詞和減詞等方法,通過意譯來努力達到神似的境界。“三之論”(知之、好之、樂之)是譯詩的目的論。知之是使人理解,這是翻譯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好之,能使人喜歡;最高的境界是樂之,能使人愉快,這是譯詩的成敗關鍵。
雖然詩歌翻譯難,但許多譯者不畏困難、迎難而上。例如,中國當代詩人、譯詩實踐者柳向陽翻譯了多本外語詩集,其中包括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當代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的詩合集《月光的合金》和《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他所遵循的翻譯中的“信、達、雅”之準則,已在譯詩實踐中成為了他的自覺,而廣博的閱讀訓練也給他提供了更寬的通道和更高的眼界。譯詩的魅力,不僅源于詩人本身的特質,而且也在于譯者的再創造,尤其是翻譯外國詩歌如何為中國讀者所接受,且還不失韻味與詩性,這是有難度的。柳向陽一直在挑戰這個難度,試圖在“信、達、雅”的基礎上作更精準的超越。
凡是譯者都知道譯事之難,相比之下,詩歌講究格律音韻,自然是難上加難。詩歌博大精深,理解已屬不易,況且要譯成外文,其難度可想而知。以詩譯詩不同于云山霧罩的空頭理論,可以用些似是而非的時髦術語蒙混過去,譯詩是要一字/詞一句明明白白地與原詩對照的。語言文字只是一種載體,譯詩主要的就是明確表達意思,至于以何種形式出現卻是次要的。譯詩或多或少在感情色彩上因譯者的個人因素發生變化;但是有些較好的譯者會花很長的時間去揣摩原作的意義,并盡力把每一個字/詞都用最鮮活,最生動的話語翻譯過來,盡量把詩歌翻譯的“原汁原味”。不過再好的譯者也永遠不會翻譯的與原文分毫不差,所以有能力又愛詩歌的人還是讀原文為好。
一般認為,詩歌翻譯的最基本原則是,詩必須譯成詩的形式,
不能譯成散文,否則就不能稱為譯詩;好的譯詩都是形式和內容辯證統一的典范。作為文化交流的“中介”,翻譯工作者應當在翻譯實踐中秉承對等原則,盡力兼顧原詩和譯詩格式和內容兩個方面的統一,以使原詩中的內涵和精華在譯詩傳播和接受過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就形式而言,它包括三個密切相關的方面:音韻、外形、節奏。詩譯傳達的不僅是字面意義而且是審美情趣。所以,在對同一首詩進行翻譯時,譯者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闡釋,但總的一條規則應是:在不損害原詩內容的前提下,盡量摹寫原詩的形式,也就是重“意合”求“形合”,以詩譯詩。這樣做能夠較為真實地再現原詩風貌,引導讀者體會其“原汁原味”。
古往今來,詩歌翻譯因其難度之大在翻譯界和文學界長期處于留白階段。大量好的詩歌因此無譯本可借鑒,因此淪為翻譯和文學領域的空缺之地。詩歌翻譯是連接原文與譯文的紐帶,所以譯者就是翻譯活動的主體,在翻譯過程中譯者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譯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譯文的質量,所以譯者必須清楚自己的定位,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適時發揮譯者的主體性。譯者在保留原詩意象的同時,再加入自身基于對作品的理解,進行主體性再創作,詩歌在這一過程中經過歷時性的解讀,這有助于作品和讀者之間更好地進行交流,從而增加讀者對詩歌的審美性和鑒賞性。
眾所周知,詩歌翻譯只有理解原詩的語義、語法等相關內容,才能將詩人所要表達的本意翻譯出來,這對于譯者來說是極其困難的;而文化和語言的差異加大了詩歌翻譯的難度,譯者無法對詩歌中的語義和語法準確地翻譯,降低了翻譯效率,耗費了較長時間。針對譯詩速率慢、準確率低等問題,加上人工智能近年快速發展,一些科技企業嘗試利用機器翻譯技術處理譯詩問題。但是機器翻譯實際上是考慮語義的相似性,而詩歌翻譯則是考慮語義的相關性。就目前情況看,這方面的工作任重道遠;尚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其中有自然語言處理與詩歌翻譯之間的關系問題以及腦科學的前沿問題。 節選自翻譯信息港